水满则溢历史典故

日期: 2023-12-27 00:04:18 作者:逝漌墨

"水满则溢"是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一句成语,意思是水到达一定的容量时就会溢出。这个典故起源于《左传·襄公十一年》的一段记载。

据记载,晋国的襄公时期,他经常听取群臣的政务报告,每到报告一项,他都会追问细节,直到了解清楚为止。有一天,襄公听到大臣陆贾奏报:“水满则溢。”于是襄公便问:“水满从何处溢出?”陆贾回答:“当然是从容器的边缘溢出。”襄公继续追问:“容器有何用?”陆贾回答:“容器是为了盛放水。”襄公再次追问:“如果容器已经盛满水了,还要再放水,会怎样?”陆贾答:“水一定会溢出来。”襄公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陆贾所言的深义,于是提醒自己在治国理政时,也要避免压榨人民,不能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不合理地增加压力、负荷或超过容量,就会出现问题,类比于治国理政,也是告诫统治者要合理安排和管理国家的资源和政策,不能过度压榨人民,否则就会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此,“水满则溢”成为了一个形容事物到达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发生溢出或爆发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