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止杀"是一个历史典故,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斗争中。
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辅政大臣范睢和齐湣王的故事。当时,齐湣王听信谗言,对范睢怀有疑虑,认为范睢私通外敌,要将他处死。范睢知道国君的疑虑,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提出一计:“以杀止杀。”他认为国家面临外患时,应该通过外战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从而解决内忧。齐湣王听从了范睢的建议,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稳定了内政。
这个典故被后人引用并广泛运用于历史上许多战争和斗争事件中,寓意在关键时刻敢于决断,采取果断行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