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我们时常对科学这一概念作出十分偏狭的理解,仿佛科学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进入的神秘殿堂.其实,科学不仅是严整的知识体系,也是看问题的正确方法,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帮助孩子学科学. 要帮助孩子学科学,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观察.一个四岁的孩子,如果没有生理缺陷的话,感觉器官已经接近成人了,父母这时应该告诉孩子;你有哪些感觉器官,都有什么用途.我们曾询问过许多孩子;“你知道你的小鼻子有什么用吗?”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擤鼻涕.”他们不知道鼻子是嗅觉器官同时还是呼吸器官.这一切,父母都应该及时地告诉孩子,要教会孩子除了看、听之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嗅觉、味觉、触觉等渠道去全面地获取信息. 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现象,如月亮的圆缺、雨后彩虹、磁力现象、水的汽化和结冰、糖和食盐的溶解、铁生锈……我们也许无法向孩子解释这些现象,但可以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索和发现.比如对孩子说:“朝天空看一看,天空的颜色是不是到处都一样.”如果成人不加以引导,孩子可能对这些现象永远熟视无睹,一点也不感兴趣,稍加引导和点拨,结果会大不一样的. 节日、假日,父母能带孩子上公园或是出去玩,将使孩子高兴万分,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随便玩,他们也会玩得很愉快,但这不过是在他们心中拂过一阵轻风,轻风过后难以留下任何痕迹;如果父母仔细地加以引导,则能成为孩子观察和学习的好机会.比如上动物园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能发现老虎和豹有不同吗?”孩子绝对不会走马观花了,他会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比较,通过异中求同一和同中求异的观察,准确地区分老虎和豹.父母同时要及时地用语言指导孩子去观察,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他们所看到的动物.孩子的语言很贫乏,尤其缺少形容词,有时说不清楚,并不是观察不仔细而是不会用语言表达.父母应该用语言引导孩子去观察.同时,不可以告诉他们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许多小事发现孩子的观察是否敏锐.比如父母发式、服饰的变换,家里换了一块桌布或窗帘,孩子能否立即发现,如果孩子一点也不诧异,父母应该更加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在家庭里,我们还可以指导孩子们去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实验,严冬,让孩子亲手将一碗水放在室外,亲眼看到水结成了冰.拿一个小塑料袋,让孩子去装空气,使他们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满了空气,还可以让孩子做一次深呼吸或是把手放在鼻翼前感受到空气的流通,知道人和空气的关系.其它如镜子反光,物体沉浮,斜面滚动,在阳光下喷水形成一条人工彩虹等小实验,父母都可以做给孩子看,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 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教给孩子许多知识.吃鸡蛋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鸡蛋能孵小鸡.看到小猫小狗可以让孩子知道它们也是胎生的.通过养花,可以使孩子知道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吃花生时,可以告诉孩子花生长在地底下一粒种子可以很多花生.当孩子扔掉桃核时,可以告诉他:“这是一粒种子!”吃饼干,吃桔子,帮助大人摆筷子,都可以成为数数的活动.当你和孩子走到十字路口时,可以告诉他有关红绿灯的知识.当你抱着孩子,让他把信投入邮筒时,可以告诉他:这封信要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到达远方亲人的手中.如果父母引导得当甚至一片小小的枫叶,就可以使孩子学到许多东西;它可以使孩子产生一种美感,从叶片的对称可以联想到自然界许多事物的对称,可以让孩子数一数有几瓣;它的色彩可以使孩子知道,树叶并不全是绿色,还有特殊与例外……生活中,可以都给孩子的实在是太多了. 星星点点,零零碎碎,随着孩子知识的增多,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挖掘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如落叶树与常青树,鸟类、鱼类与哺乳动物,以及什么叫植物,什么叫动物等等.掌握了概念可以简化信息,活化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到处都可以找到知识的水滴.孩子象稚嫩的幼苗,经受不了暴雨滂沱般的灌输,需要的恰是这小小的水滴.年轻的父母们,让我们在生活中仔细地去发现这些水滴,让它们象涓涓细流,逐渐汇成大川;象蒙蒙春雨,滚滚幼小心灵,愿天下父母,都来做孩子学科学的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