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值暴跌2000亿 苹果砍单,立讯最受伤?
近日, 苹果被曝由于需求疲软,已向部分供应商砍单,减少包括 AirPods 、Apple Watch 和macbook 零部件的生产。
受此影响,1 月3 日收盘,苹果股价收跌3.74% ,1 年多来市值首次跌破2 万亿美元大关。
1月4 日,A 股的“果链一哥”立讯精密也因砍单传闻无奈跌停,股价距高点蒸发54% ,市值蒸发超2000 亿元。
苹果代工厂的残酷角逐,没有尽头。
壹
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故事,起于富士康。
2007 年iPhone 诞生后,富士康的iPhone 代工业务越做越大,巅峰时60% 的iphon 都由富士康组装。
苹果为阻止富士康一家独大,后来又在中国培养出众多供应商。
截至2020 年,苹果在中国拥有98 家供应商,占其总量的49% ,供应连接器、声学、精密构件、摄像头模组、玻璃面板、充电器、金属外壳等产品。
除富士康外,大陆最知名的苹果供应商便是立讯精密。
立讯最早给苹果MAC 供应连接器,后来拓展到手机充电线,2017 年打入AirPods 无线耳机供应链后,迎来真正爆发。
2017年—2021 年,其净利润从16.91 亿元大涨至70.71 亿元,股价更是大涨10 倍,成为名副其实的果链一哥。
2022 年,立讯业绩仍有不俗表现,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452.52 亿元,同比增长79.3% ;净利润64 亿元,同比增长36.48% 。
对于2022 全年业绩,立讯比较乐观,预计全年可实现净利润95.45 —98.99 亿元,同比增长35% —40% 。
立讯体量越大,对苹果的依赖也越大。
2017年—2021 年,其来自苹果的收入在总收入占比分别为36.58% 、44.85% 、55.43% 、69.02% 、74.09% ,依赖度不断新高。
过度依赖苹果风险巨大,但凡美国或者苹果有任何利空,国内供应商便如履薄冰,比如这次苹果砍单传闻,立讯精密直接跌停....
再比如2021 年1 月,美国曾对立讯发起“337 调查”,理由是有美国公司指控立讯精密特定电气连接器等产品侵权,并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进口令。
另一家苹果代工厂歌尔股份,比立讯更惨。
2022 年12 月2 日,歌尔股份下调2022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1 亿元—21.37 亿元,同比下降50% —60% 。
利润腰斩的原因,主要“受境外某大客户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的事项影响”。
市场普遍认为苹果暂停歌尔代工的是AirPods Pro2 ,理由可能是歌尔的良品率不达标,而且不肯让利。
受此影响,歌尔股份股价暴跌30% ,过去1 年股价累计暴跌70% ,当前市值仅剩578 亿元。
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再到蓝思科技、欧菲光,果链企业股价相继坠落证明代工厂与苹果关系的脆弱。
不过比苹果砍单更严重的,是消费电子整个行业走向衰败。
贰
2008 —2018 年,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辉煌10 年,此后告别高增长,进入下行期。
智能机卖不动,主要是创新乏力,从2017 年苹果发布首款全面屏手机iPhoneX 后,智能手机已整整5 年没有推出惊艳的创新功能,各大手机厂商毫无看点的新机已无法刺激用户换机冲动。
据IDC 预计,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 亿台,同比下滑9.1% ,原因是 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挑战,都显著抑制消费者需求。
在中国,2 月的春节往往是手机销售旺季,历年都能冲一次销量,但2022 年2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2348 万部,同比下滑20.5% 。
中国信通院数据也显示,2022 年1 —7 月,中国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6 亿部,同比下滑23.0% 。
在韩国,三星曾被曝受需求下滑影响,智能手机经销商的库存接近5000 万部,存货以定位中端的Galaxy A 系列占比最多。
种种迹象证明,2022 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将非常惨淡。手机不行,附带的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销量也不会好。
消费电子整体需求不足,苹果砍单也在情理之中,代工厂只能默默承受。
而且立讯、歌尔做的是低附加值的代工生意,本质是赚辛苦钱。
2022年三季报显示,立讯精密毛利率仅12.74% ,歌尔股份仅13.14% ,远低于苹果的43.31% 。
如今全球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苹果为降低成本,还在继续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再忍下去立讯等代工厂必将无路可走。
要想夺取主动权,必须转型更高附加值的行业,比如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等热门行业的零部件。
立讯精密就不断向新能源车靠拢,方向包括整车代工、特种线束、汽车连接器等。
2022 年2 月,立讯精密还豪掷百亿购买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部分股权,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与研发。
立讯这次做的是整车ODM (原始设计制造商),目标是全球领先的Tier1 (车厂一级供应商),也就是汽车代工厂。
立讯当时表示,智能电动车是中国汽车人百年不遇的机会,会吸引很多新进入者,不光给整车企业带来机会,也给Tier1 厂商带来机会。
不过经过多年探索,立讯的汽车业务并未走上正规,截至2022 年6 月底,其消费电子收入占比仍高达85.3% ,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占比仅2.58% 。
果链一哥想摆脱对苹果依赖,还有很长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