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品牌号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沪指再度下破3000点关口,专家:静待市场企稳

  原标题:沪指再度下破3000点关口 专家:静待市场企稳 

  10月20日,A股开盘,沪指低开0.33%失守3000点,深成指低开0.52%,创业板指低开0.72%,两市超3300股下跌。

  安信证券认为,中长期看,上证指数过去30多年从未有过年线三连阴,而且过去30多年的大级别调整经验表明,一旦调整进入到18年与20年均线区域,随后或将迎来较大级别的反弹;当前上证指数已经进入该区域,或已进入 左侧时间。

  然而,近期白马股权重股的下跌,似乎给了股民们“当头一棒”,不禁让他们发出疑问:“A股究竟见底了吗?”

  沪指破3000点次数超50次

  记者注意到,2008年以来,沪指围绕3000点已展开了50次的保卫战。

  2008年4月,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沪指破3000点;

  2009年8月,沪指再次跌破3000点;

  到了2015年,A股迎来一波大牛市,沪指达到顶点5178.19点。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6月至2016年年初,指数一路下探,直接击穿3000点;

  2018年6月,受市场负面因素影响,沪指从3000点上方再次下探。

  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沪指则围绕3000点反复展开拉锯战。

  2020年7月,沪指重返3000点,2022年3月,上证指数一路下跌,到4月份 跌至2863.65点,而后开始反弹。9月至10月,沪指再次围绕3000点反复攻坚防守,最终向稳。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无法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今天的“3000点保卫战”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华夏基金指出,2008年首次跌破3000点时,上证指数的市盈率(PE-TTM)还是22多倍,现在已经下降到12倍。

  时隔16年,虽然上证指数点位还在3000点,但资产“价格”更便宜了。

  从市场容量来看,A股上市公司已从当初的1000多家,扩容到5000余家;

  上证指数的成份股也从900家,增加到2000余家。

  此时的3000点,似乎已经成为部分股民心中的那道护城河底线。

  静待市场企稳

  对于市场下挫,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北向资金的大幅出逃,和海外市场的大幅波动影响。估值偏低,向上修复预期强,是近几个月以来市场的普遍共识。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即使短期内大盘破3000点,市场可能会迎来支撑经济回升的政策,进而带动股市的回升。为了提振经济,四季度可能会出台更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如果大盘跌破3000点,这可能会促使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改变市场的悲观预期。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前期北向资金持续单边净流入的流动性条件可能难以继续维系,在当前体量下未来北向资金流入斜率或降低、双向波动或加大。并且随着A股市场和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北向资金的话语权已经不如往昔,市场也应理性看待北向资金的行为,避免过度恐慌。

  渤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宋亦威亦有类似的看法,他表示,市场当前的低迷主要还是因为A股的自身流动性仍未扭转,北上资金的离场对短期的市场情绪仍有冲击,并削弱了其他利好因素的作用。不过既然沪指已经突破8月份的低点,市场或在选择“破而后立”,对此投资者不应过于悲观,应静待市场企稳。

  新能源逆势上涨

  虽然10月20日早盘出现指数上的拉锯,但仍有板块表现强势。

  概念指数涨幅靠前的多位新能源相关板块,顺发恒业涨停,金雷股份涨超6%,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海力风电涨超5%,鹿山新材、爱旭股份、帝科股份等纷纷拉升。

  湖南板块方面也表现较佳,截至发稿仍有超60家湘股上涨。其中华曙高科“领头阳”,上涨幅度超7%,岳阳林纸、科力远、酒鬼酒、中科电气、崇德科技、长远锂科等紧随其后,涨幅在2%至5%之间。

上一篇:被爆欠薪,官微官博停更,线下遭“甩卖”……“爱要不要”的钟薛高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猜你喜欢


沪指开盘失守3000点,拿什么拯救大A股?

沪指开盘失守3000点,拿什么拯救大A股?

  原标题:沪指开盘失守3000点 拿什么拯救大A股?   10月20日,A股开盘,沪指低开0.33%失守3000点,深成指低开0.52%,创业板指低开0.72%,两市超3300股下跌。...

群雄发力!李宁、安踏围追lululemon

群雄发力!李宁、安踏围追lululemon

  原标题:群雄发力!李宁、安踏围追lululemon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6日早间,安踏体育在港交所公告,旗下一间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于2023年10月13日与玛伊娅服饰(上海)有限公司...

教育减负推动英语学习方式及目标转变

教育减负推动英语学习方式及目标转变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那就是对于英语学习的目标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向了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也贯穿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甚至...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