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品牌号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向员工逆向讨薪近6000万,银行“金饭碗”不香了吗?

  原标题:向员工逆向讨薪近6000万 银行“金饭碗”不香了吗?

  已经发给我的工资,还能被公司再要回去吗?

  随着“招商银行向员工逆向讨薪近6000万”一事冲上热搜,打工人集体“破防”了。

  近日,招商银行监事会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公布其2022年向2876名员工追回了5824万元的绩效薪酬,平均每人退还了约2.03万元。

  事实上,银行“逆向讨薪”在业内已不是新鲜事,但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事件余波也让银行打工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钱袋子”。

  过去,由于工作比较稳定,薪酬待遇也相对较高,银行岗位常常被人们视作“金饭碗”。那么,银行为什么要“逆向讨薪”?银行“金饭碗”不香了吗?

  为何“逆向讨薪”?

  触发此次“逆向讨薪”的是一条名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制度。

  早在招行2020年和2021年的财报中,就曾简单提及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2022年财报则首次披露具体金额与执行详情。

  所谓“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惠解释称,该机制是指金融机构在向员工发放绩效奖金或其他激励性薪酬后,如果后续发现该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不仅可以止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可以对已经发放的绩效薪酬予以追回。

  银行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是监管机构提出的明确要求。

  2010年3月,原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首次提及,商业银行应制定绩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规定。

  2021年2月,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在8种情况下,银行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和其他激励性报酬要被追回。

  2023年3月24日,原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2020-2022年)》,文中提到,“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其同时指出,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在银行业都是成熟的制度,社会之所以对银行逆向讨薪觉得奇怪,其实是由于“信息差”——第一,不少人对金融行业的制度办法不了解;第二,银行一般不会对外公告此事。

  “如果员工行为不合规、不审慎,甚至给银行造成了损失,那么对原来已经发放的绩效薪酬进行追索扣回,是合理且必要的,”董希淼进一步指出,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这已说明该制度形成了常态。

  其实不止招商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在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比如在香港上市的渤海银行,2022年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相当于人均被追回4.76万元;同样在香港上市的九江银行,2022年度报告亦显示,报告期内绩效追索扣回金额人民币163万元。

  另据监管机构在2023年3月披露,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

  什么情况下会被讨薪?

  更进一步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多年以来的监管定调,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利润前置、风险后置”的行业,从长期主义的角度看,风险暴露后再追索责任承担,可谓名正言顺。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则强化了薪酬与风险承担的一致性。

  余丰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有助于构建“风险与收益匹配”的薪酬文化,促使金融机构的内控更加完善,既是监管政策的要求,也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多位银行基层员工后发现,不止是银行高管,一些高风险、合规性要求较为严格的岗位,可能要面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

  南京银行一员工在采访中表示,对于银行人来说,无论是高管还是基层员工,都会有一部分绩效留存下来用作风险计提。如果因为银行工作人员没做到尽职调查,比如为了业绩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不尽责等,而同时客户出现了不良,这种情况会导致追责。

  “对于基层员工而言,一般出追回问题的都是涉及贷款方面等不确定性较大的业务。诸如客户经理等职位,受此影响相对较小。”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净息差收窄的逆境下,银行收入承压,而不良影响利润,这也倒逼银行通过倒查风险来合规审慎经营,减少一些非系统性风险。

  一位北京银行员工则认为,从银行管理角度看,追索扣回机制的确能让员工感受到合规的重要性。但站在基层员工角度,当时审批通过也经由总行,等到出问题秋后算账追索下来,被处罚者难免产生一定的失衡感。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邵颖律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逆向讨薪”这种公司向劳动者“要钱”的操作,需要有明确的合同依据和事实支撑。如果说合同、绩效规则约定了退回机制,实际执行时要看事实是否支持这种退回。

  当然,银行也考虑到了员工积极性的问题。

  招商银行内部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以此次披露的追索扣回事项为例,追索部分占整体薪酬比例并不高,涉及的员工范围也不广。

  银行职员的收入,主要由基础工资、福利、补贴、绩效奖金四部分构成,薪酬追索只针对绩效部分而非基础工资。而且招行也从应分配给该行员工的年度薪酬中,预留了“薪酬风险准备金”。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招行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596.98亿元,按此计算,追回的5824万元的绩效薪酬占比仅约为0.98%。

  另外截至2022年末,招行有接近11.3万名员工(含派遣人员),被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为2876人,占比仅约为2.5%。

  还是“金饭碗”吗?

  银行“逆向讨薪”之所以引发关注,与行业的高薪特性息息相关。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国有银行人均薪酬整体有小幅度提升。其中,交通银行人均薪酬42.85万元,建设银行人均薪酬35.99万元,邮储银行人均薪酬35.01万元,中国银行人均薪酬33.54万元,工商银行人均薪酬33.56万元。

  反差在于,银行的“金饭碗”越来越难端了。

  毕竟,银行收入也在承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较2022年同期的1.94%下降0.2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

  另一方面,对银行员工而言,被“逆向讨薪”其实也是2022年以来金融行业“限薪令”投射的一个缩影。

  2022年8月,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亦称行业“限薪令”,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之外,还明确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

  “限薪令”要求,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受此影响,甚至有行长月到手工资只有几百块。2023年7月,裁判文书网披露,辽宁建平农商行前任某支行副行长王某因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每月仅能拿到几百元,外出打工被单位以旷工15天为由辞退。王某索要延期未发的绩效工资,法院表示“不予支持”。

  不只是“逆向讨薪”,对多数银行人而言工作压力更如影随形。

  多位银行工作人员受访时表示,被各种绩效指标推着走,但完成的难度却越来越大。考核也变得复杂,在一些银行,存贷款之外,基金、理财、信用卡、ETC等业务也都被加入了绩效指标。

  当下2024年的“开门红”,银行们便摩拳擦掌。不少中小银行更是立下军令状,开启“全员营销”模式。KPI压力下,有银行员工表示,“早九晚九已是常态,忙得饭都来不及吃。”

  而今“逆向讨薪”成为常态,银行人真的需要更拼了。

上一篇:股债齐跌下,美股遭遇“20年来最糟糕开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猜你喜欢


股债齐跌下,美股遭遇“20年来最糟糕开局”

股债齐跌下,美股遭遇“20年来最糟糕开局”

  原标题:股债齐跌下 美股遭遇“20年来最糟糕开局”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月5日报道,股市正经历2003年以来最糟糕的开局,这不是华尔...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