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猪企已经亏麻了 猪周期磨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催肥一下,争取在过年前出栏,就怕过了年价格又走远了。”龙年新年到来之前,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养殖户李春正在加紧催肥一批生猪。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已经亏麻了,但年前出栏价格大概率会高于年后,希望能减少点亏损。
实际上,亏麻了的,并非只有李春。放眼整个生猪市场,在猪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23年全年基本全行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上市猪企近几日陆续发布的预亏业绩足见猪周期长期磨底的寒意。
分析人士还告诉钛媒体APP,按照2023年全行业平均成本和销售均价来看,主业为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预计年报都是亏损的。而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来看,2023年的亏损(自繁自养平均亏损约76元/头)只能算中等程度以内的亏损,但因为亏损持续时间长,不仅散户加速退出,企业集团间成本比拼亦更加白热化。在此背景下,生猪行业出现分化,资金链紧张的加速减产,但仍有企业逆势扩张。
至于2024年猪价走势,业内普遍表示,“随着产能不断出清,叠加玉米豆粕等价格下行及非瘟影响,2024年猪价有望起底回升,但关键还得看消费水平。”
上市猪企普遍预亏
1月30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SZ)和东瑞股份(001201.SZ)双双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约-47亿元——-39亿元、约-5.40亿元——-4.80亿元;此前一日, 农牧(603477.SH)和神农集团(605296.SH)披露的业绩预告也显示,前者2023年净利润在-7.30亿元——-5.90亿元,后者为-4.35亿元——-3.55亿元。
时间再往前推,新五丰(600975.SH)也公告称,预计2023年亏损额在11亿元-14亿元之间。
新希望(000876.SZ)和*ST正邦(002157.SZ)则预盈,但具体到生猪业务,双双录得亏损。具体而言,新希望在白宇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投增加归母净利润的加持下,预计2023年盈利3亿元。但在猪产业亏损的影响下,扣非净利润预计为-45亿元。
*ST正邦情况类似,虽然靠重整实现60-70亿元的营收和80-10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具体到生猪业务,亏损也在30-40亿元。
至于亏损的原因,猪企们纷纷指向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神农集团即表示:“报告期内,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4.42元/公斤,较上年同期18.12元/公斤,降低20.42%,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农牧也称,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系生猪价格大幅下跌所致。由于生猪价格下跌等原因,公司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和谨慎性原则,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固定资产等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钛媒体APP,2023年全行业销售均价约为15元/公斤,同比2022年下降了20%-30%,且销售均价低于全行业平均成本约16元/公斤。“只要不出意外,主业为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其年报基本都是报亏,只是亏多还是亏少的区别。”
但其提到,“假如企业经营状况、资金链状况正常,亏损幅度应该在15%以内,只能算中等程度以内的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猪价格磨底的情况下,大多数头部猪企的出栏量不降反增。以新希望为例,其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1768.24万头,而2022年为1461.39万头;温氏股份(300498.SZ)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长46.65%;牧原股份全年销售生猪6381.6万头,2022年这一数据为6120.1万头。
而由于生猪价格下降,在生猪出栏增加的情况下,上述的猪企的生猪销售收入实际增长有限,甚至有下滑的情况出现。
(新希望生猪销售情况,来源:公司公告)
成本比拼与产能出清
“虽然2023年全行业亏损不算大,但由于这是连续第三年的亏损,钝刀割肉下去产能是全年主旋律,尤其很多散户退出。”冯永辉表示,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幅度在5%-6%,从历史来看,属于一个比较正常的去化。
Mysteel农产品123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也显示,去年12月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84.82万头,环比减少2.02%,同比减少5.45%。
持续亏损导致资金链承压,降成本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首要选项。冯永辉告诉钛媒体APP,猪企降成本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饲养管理,即提升母猪的生产能力,俗称PSY;二是降低饲料成本。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在猪周期长期磨底的背景下,上市猪企均多次在公开资料或公开场合强调“降成本”,从数据来看,也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
以新希望为例,其在最近的投关记录中明确提到,“公司11月PSY已经由年初的 21提升至25,窝均断奶提升至10.8头; 断奶成本334元/头,相比年初的400多一头,下降超过100元,断奶成本下降对后续出栏肥猪的完全成本下降有积极的影响;育肥阶段的成活率达到了91%,料肉比降到2.7以下。”
东瑞股份也在去年的投关记录中表示,2023Q1、Q2、Q3的完全成本分别为18.5元/公斤、18.3元/公斤和17.8元/公斤,且预计年底可降至17元/公斤。
神农集团投关记录亦显示,其2023年全年成本呈下降趋势,11-12月份养殖成本均为14.3+元/公斤,完全成本分别在15.2+元/公斤、15.7+元/公斤(不考虑年终奖计提),12月完全成本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2月的出栏量减少影响费用摊销。2024年公司成本下降目标约1元/公斤,养殖成本、完全成本目标分别是14元/公斤、15元/公斤。
成本和资金实力的比拼下,行业产能不断出清,洗牌加速。冯永辉就谈到,“很多企业的资金链已经到濒临断裂的边缘,亏损是压垮很多上市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缩减产能成为必然。”
典型的如*ST正邦,其早在2022年就开始出售旗下猪场资产。根据其简报,2023年1-12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547.85万头,同比下降35.14%;累计销售收入47.64亿元,同比下降46.80%。
傲农生物则在2022年开始逐步转让旗下子/参股公司股权,到2023年12月末,公司生猪存栏109.73万头,较2022年12月末减少54.93%。
但就在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减产的同时,也有企业选择逆势扩产。 农牧就在2023年年末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7.5亿元用于生猪养殖产能建设类项目、养殖技术研发类项目、数字智能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神农集团也在去年6月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50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建设项目及补流;去年12月登陆港股的德康农牧(02419.HK),首发募资所得款项净额约50%也将在未来三年用于拓展现有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业务。
但总体而言,行业对扩产持谨慎态度。温氏股份此前就谈到:“行业前期投资建设的部分产能尚未充分利用,短期实现高盈利的可能性较小,行业内企业多保持谨慎扩产的态度。同时,经过几年的低迷周期,行业从业者负债率显著提升,资金压力较大,扩产能力相对薄弱。除以上外,当前非瘟疫病仍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养殖风险。综合以上因素,行业参与者会更加理性地看待行业未来发展,扩产会相对谨慎。”
2024年猪价有望起底回升
产能逐步缩减,猪周期漫长磨底能在2024年结束吗?
在冯永辉看来,“就产能去化而言,2024年猪价会起底回升;叠加去年四季度以来,玉米、豆粕等饲料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下降了20%-30%,2024年生猪养殖将实现盈利。”当然,冯永辉的判断是基于2024年整个猪肉消费不变或增长的情况作出的。
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也在最新的研报中表达了趋同的观点:“从短期来看,根据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趋势进行推算,预计2024年生猪供给将缓慢回落,我国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预计2024年全球大豆及玉米供给整体偏松,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或将持续回落,生猪养殖盈利有望逐步回升。”
生意社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豆粕价格持续回落。今年1月30日,豆粕基准价为3520元/吨,较月初下跌了11.16%。玉米基准价为2338.57元/吨,较月初下降了6.03%。农业农村部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第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70元/公斤,同比下跌11.2%。
(来源:生意社)
有生猪养殖企业人士也向钛媒体APP表示,行业长期亏损且非瘟疫情蔓延,2024年产能继续去化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去化多少的问题。但其坦言,业内对2024年的生猪价格走势还是存在争议的,关键就在对消费的预判。
湘财证券的观点则更加乐观,其认为,2023年之后猪粮比一直处于盈亏点以下,2023年7月能繁母猪开始下降,预计2024年下半年左右生猪出栏数量将逐步下滑。另外,春节旺季之后迎来相对淡季,上半年去产能的幅度不大,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出现下滑,届时猪价可能迎来相对可观的上涨,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从企业角度,也相对乐观。温氏股份在近期接待调研时则表示,“整体来看,公司对明年的猪价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明年猪价理论上应好于今年全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