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一石等于150斤左右。
2、古代的石可以用作两种计量单位,一为容积的单位,一为重量的单位,显然用于量米时的单位是容积单位而非重量单位,所以并不存在明一石(容积)和现在的重量单位的直接换算。如果要计算一石米多少斤,应该先计算出明的一石是多少毫升。
明代律历学家,数家朱载堉在所著《乐律全书,律学新说》中记有一成化年间颁降的铁斛。其文曰:大明颁降铁斛,今在有司者,其前面有铭文曰:‘成化十五年奏准铸成永为法则’十三字。共后面有铭曰:‘监铸官直隶大河卫指探仲纲直隶淮安府同知夏祈、铸匠袁宗、范斌等’二十八字。’并记:‘宝源局量地铜尺。斛口外方一尺,内方九寸,斛底外方一尺六寸,内方一尺五寸,深一尺,厚三分,平秤重一百斤。依古横黍度尺,解口外方一尺二寸八分,内方一尺一寸五分有奇,底外方二尺零五分,内方一尺九寸二分深一尺二寸分,厚四分。’
根据这个文献,明代定制的铁斛十个台体,其上底的边长是9寸,下底边长是15寸,高10寸,根据台体的体积公式可算出1470立方寸。
实际上汤寿潜所编辑的《三通考辑要》中所记的明铁斛亦是如此,应是同源。吴承洛在《中国度量史》里依此据计算出,明一升为1.0739市升,但是吴所依据是以清代宝源局量地尺所计,其值与以下计算略有出入。
那么明朝的量地尺是多长呢,朱载堉《律吕精义》中又有“宝源局铜尺(即量地尺),比宝钞墨边长,比宝钞纸边短,当衣尺之九寸六分“。所谓的衣尺即裁衣尺即钞尺,”钞尺(即裁衣尺),与当钞纸外边齐。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完整之明宝钞三十九张,测量结果是墨边平均长31.904厘米,纸边平均长34.015厘米,推算量地尺长32.654厘米。(《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为32.64厘米,丘光明的《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则误做32.264厘米)
样可知颁降铁斛应该为1470*(3.2654)3=51183毫升。而明朝二斛为一石,所以一石的容积为102366毫升。(《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则误为98724毫升,《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为10225毫升)
而从实物来看,明代成化兵子铜斗(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其容量是9635毫升,比我们理论计算略小。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同时给出一个实测数字,1升大米(精米)重1.5斤,则不难算出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