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经过4月末以来的持续反弹,当前市场估值已难言 低估。在此基础上展望后市,便显得很微妙:反弹至此,大盘还能继续向上吗?若不能继续向上,向下调整的空间有多大?哪些板块又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呢? 02 从稳增长的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展望后市,稳增长仍是最大的确定性,投资者应从稳增长的确定性中寻找投资确定性。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本次会议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直达省、市、县,参会人数达十万级。会议明确指出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重申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并给出了“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的阶段性目标。 会议之后,各部委及主要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市场普遍认为,以此次会议为标志,稳增长重新回到国内各项政策的重心位置。为尽快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并为四季度二十大会议的召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接下来重磅政策或将陆续出台,能出尽出。同时,国务院还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因此,稳增长便是下一阶段市场最大的确定性,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主线: 1、平台经济迎来更好的发展窗口。现阶段,平台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各自的行业价值上,也体现在其灵活吸纳就业的特性上。举例来说,此轮疫情期间暂停营业的一些线下门店,不少从业人员通过送外卖的形式开拓收入来源。平台企业提供的这种灵活就业方式,某种形式上充当了特定时期稳就业的海绵垫。 随着平台企业监管步入常态化新阶段,平台经济的正向价值不断得到认可,后续更多的鼓励性政策有望出台,平台型企业正迎来更好的发展窗口。 2、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有望复苏。汽车消费占社零总额的10%左右,是占比 的单项,历来属于政策稳消费的重要抓手。历史上看,2009.1-2010.12、2015.10-2017.12两轮汽车购置税减免均有力推动了汽车销量的反弹,此次国务院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以及启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相信也能有效带动汽车产业链复苏,对汽车板块带来强力支撑。 大家电的销售回暖主要取决于地产销售复苏,随着各地持续加大地产销售刺激政策,地产消费逐步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大家电板块也有望在股市中提前反应。 3、旅游、餐饮、娱乐等线下聚集性消费场景疫后反弹可期。每一轮大的疫情之后,股市总会有一波疫后复苏行情。以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标志,国内逐步找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全国疫情防控正进入新阶段。叠加夏季高温对病毒传播力的削弱作用,A股新一轮的疫后复苏行情大概率不会缺席。 4、新基建,兼顾短期稳增长与长期成长性。在基建稳增长的一揽子措施中,除了交通水利等传统基建项目外,各地还适度超前加快了风电、光伏、5G基站、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新基建产业链带来了强力支撑。相比于老基建,新基建兼具短期稳增长和长期成长性双重属性,进可攻、退可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 03 对反弹幅度较高的板块谨慎乐观 5月份以来,A股市场随着行情回暖而人气渐旺。在短期赚钱效应刺激下,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近两周出现明显攀升,6月6日更是突破万亿成交。 从行业板块来看,分化较大。4月26日-6月6日,汽车、电力设备、国防军工三个板块涨幅均超过30%,与此同时,银行、房地产却录得负增长,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商贸零售、家用电器等板块也均跑输大盘(万得全A期间涨幅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