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天性,正向引导。首先看看给孩子行为定义为不合群是否合理,这就要考虑到孩子的先天特性。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内向、孤僻,不喜欢群体性活动,或是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显得特别被动、畏缩,就感到十分担心,害怕孩子不合群,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其实,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独处的环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的天地,和别人一起玩反而会不自在,相对被动。这样的孩子与人交往是消耗能量的过程,独处是最自然、最能积蓄能量的过程。对于这类孩子,不要刻意压制和改变他的自然属性。父母不要强行让孩子放弃自己的喜好,去迎合伙伴,打入群体中,要保持孩子自己的特质,顺应孩子的天性来加以引导。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开始,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优秀,散发自己特有的气质,吸引志趣相投的伙伴。孩子也会更自信,利于他敞开心扉,更加积极主动。
2、正面管教,充实孩子的安全感。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表现为胆子很小,性情也比较软弱,因为他们感受到的爱不够多。这样一来,如果父母或老师在生活中常常以很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过多的指责和消极能量,只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不利于矫正他们孤僻的性格。对这种孩子,父母、老师应该给他更多的关注和亲切的关爱,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只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爱,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建立起对亲人朋友、对外界环境的信任感,与小伙伴相处时才能放得开。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安全和一定的规则范围内,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过多苛求孩子、控制孩子,鼓励他大胆探索,勇敢尝试,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
3.克服依赖,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有些孩子不合群是因为对家长过于依赖,缺少基本的独立自主能力,这主要还是归结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包办替代过度,导致孩子丧失了锻炼自己、肯定自己的机会。不管什么事都做不好、或是不愿意去做,总是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必然是不会被小伙伴欢迎的;孩子自身也会对离开父母,进入一个新的活动环境感到抵触,因为他习惯了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这就告诫所有父母们,爱孩子要适度,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自己做,给他锻炼的机会。比如自己的小袜子小内裤自己洗,帮妈妈做做简单的家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都会得到增强,他也会为自己独立完成这一件件事而感到欣喜,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而这些能力和自信心,对于孩子日后融入到群体中十分有帮助。
4、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如果家长自己不常和人打交道,一有空就宅在家里,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孩子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环境,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体验,难以学会交往中的经验和技巧。这就要靠父母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比如多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增加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离开了家庭,孩子不再是可以横行霸道的“小皇帝”,如果不遵守伙伴间玩耍的规则,自私不顾及别人感受,同样是会被同伴们排斥的。所以在这些实际的体验中,家长应注意教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比如先来后到,不争抢别人的东西,怎样待人接物等,孩子更有素养,在交往中也会更受欢迎。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待人接物、与人相处之道,再加上自己有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亲身实践,会更顺利地适应群体活动,学会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