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州桥修建于605年至618年,这一时期属于隋朝统治阶段。而率先开启石拱桥这一新式桥梁建造风格的人则是当时一位名叫李春的石匠。
2、李春在设计这座桥时同时考虑到了行人来往以及车马通行的便利性,为此他特地将拱高与跨度的比例设计成1:5。按照这一设计建造出来的赵州桥,其拱高约为7米,大拱的跨度则约为37米。在大拱之上,李春又在其左右两侧各设计了两个小拱。这样一来,既增加了美观度,同时也提升了泄洪便利性。为了实现行人与车马错道行走,李春还将桥面设计成了三道,其中左右两道供行人使用,中间道则主要走车马。
3、至今已存在一千四百余年的赵州桥从未发生过坍塌。究其缘由,一来是因为这石拱桥本就建得牢固,二来则是因为期间曾有过多次修缮。赵州桥在792年的时候迎来首次修缮,此时距离它建造出来已快要接近两百年。据《新修石桥记》的记载可知,赵州桥因大水冲击而出现桥台下沉、小拱欹斜崩裂等问题,为此人们对它展开了修缮。待进入宋朝之后,赵州桥因凿铁腐蚀脱落而出现侧倾,故而于1066年展开第二次修缮。
4、进入明朝之后,赵州桥曾前后修缮过四次。其中在嘉靖皇帝统治下的1562年至1563年,赵州桥的桥面因辙痕严重而变得不再平坦,故而重新铺设了桥面石。而待铺好新的桥面石之后,人们又接着对码头以及栏槛柱脚展开了修缮。没过多久,赵州桥又因停靠在桥下的船民不小心引发火灾而再一次修缮。等到了万历年间,赵州桥的桥面因车辆行驶而再一次出现破损,故而又于1597年展开修缮。
5、在这之后,赵州桥的第七次修缮工作直至1821年才展开。此后因为战乱的缘故,赵州桥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迎来新一轮修缮。这轮修缮工作开始于1955年,后于1958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