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计”一语,比有《三十六计》这本书早,最早可考的是南朝宋将檀道济(未知—公元436年),根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思是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2、这句话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末清初时候,引用这句话的人更多。
3、然后就有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考证。
4、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其中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