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容孩子的不足,肯定孩子的长处。自信的形成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安全感,爸妈无条件的爱、接纳,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会给到孩子这种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让孩子舒适、自在、充满自信。尤其年龄小的孩子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对自己行为好坏的判断都是从爸妈那里得来的。爸妈对孩子肯定和欣赏的态度会让孩子有认同感,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自信。
2、不与他人攀比。有的家长总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并且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能干。其实你的孩子并没有比任何人差,而你却总是拿别的孩子来刺激他,那么他就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我真的不如别人吗?妈妈总是这么说。”久而久之,这种暗示就像慢性毒药会渐渐腐蚀孩子原本的自信,甚至连自己本身引以为豪的优势都会忍不住置疑,这种“串联式”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双重否定。
3、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有些家长常常给孩子设立无法达到的标准。例如,希望孩子保持房间非常整洁,希望他们必须把作业做到十全十美。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总是认为孩子还没有尽力,觉得他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孩子自然无法达到标准,家长也就失去了鼓励孩子的愿望。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
4、在做家务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小孩子一般把家务当游戏,而且具有真实感和实用价值的家务却比玩玩具快乐得多。做家务的过程会让孩子感觉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成为阳光、有生命活力、自信的孩子。
5、加强体育锻炼。体育运动既能使孩子身心发展更加平衡,促进孩子身体发育,使身体更加强壮;也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使孩子更有勇气、更敢于挑战自己,也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