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开年持续16天的北京冬奥会在此前已经圆满落幕。作为“双奥之城”,另一大体坛盛事冬残奥会也接踵而来,接过冬奥会冰墩墩的热爱,残奥会雪容融赛场之旅开启。这不,在欣赏比赛带给大众的运动热爱之外,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开局标志物——“飞扬”火炬一度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时候,“飞扬”作为奥运史上的首支氢燃料火炬、史上最小主火炬持续燃烧了16天。进入北京冬残奥会,从开幕到闭幕一共也会持续燃烧10天。像很多不知情的大众一样,魔方也表示十分好奇:这么久的时间,火炬究竟是如何能耐1200度超高温,并且实现持续燃烧续航的。下面不妨和魔方一起,跟着上海研制团队的步伐,一起揭秘它隐藏的一系列黑科技究竟有多牛?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有何区别与联系?史上最小主火炬如何实现超长续航?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北京“双奥”的开幕标志性关键自然十分重视,其实它们本质都是“飞扬”。不过因为设计理念不同,它们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的。首先,颜色上北京冬奥会的火炬外表是红色和银色组成。并且它代表了一种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而冬残奥会的火炬颜色则是金色与银色组成,寓意的是辉煌与梦想,上下贯穿的金色线条代表的是光明向上,人类生生不息、互相包容、向往和平的期望、勇气、决心、激励以及平等的残奥会价值观。很明显,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火炬。而更为难得的是,“飞扬”火炬和北京2008年的火炬塔相互呼应,无论是开幕式还是火炬以及冬奥会的闭幕式设计,处处体现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呼应及传承。
“飞扬”被誉为史上最小主火炬,和以往熊熊燃烧的火炬相比,它大约节省了99.9%的能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更低碳环保,同时也更考验了火炬蕴藏的黑科技。在低碳环保上“飞扬”还不仅仅是以小取胜,更是首支氢燃料火炬,突破了氢火焰可视性、复杂曲面适应性、大比例减压、氢安全利用以及氢燃料存储等多个难题。
首先,为了保证“飞扬”的长时间续航,火炬采用了航天氢氧发动机的燃烧技术,使得主火炬不仅不熄火还不回火、不脱火。其次,为了防止氢气在高压条件下隐藏的爆炸隐患,专门为此研制了高精度的减压阀,并且在氢气瓶铝合金内胆缠绕了一层碳纤维,使得更牢固的同时,实现更安全地持续性供氢燃烧。
为何北京冬残奥会火炬能耐1200度高温?“飞扬”的碳外壳有多牛?
北京时间3月4日下午,上海市经信委、上海新材料产业基金联盟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走进上海碳谷绿湾特色产业园,对话产融合作发展”的沙龙活动,在活动中“飞扬”设计团队分享了碳纤维外壳“神秘树脂”的奥秘。碳纤维材料,其实就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化学纤维材料。它是一种现代新材料,我国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兼具了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的特性。
据悉,研发团队花费5年时间研发出了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一般的树脂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能禁烧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又因为“飞扬”使用的是氢燃料,并且燃烧口在内外壳之间,这就要求整个碳纤维外壳都必须能承受得住8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研发团队研发出的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最高能经受住1200摄氏度的高温,于是成为了“飞扬”外壳材料的不二之选。并且在冬残奥会之前,已经在冬奥会火炬上得到实践验证。
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也称高温不燃树脂,除了耐高温,它还有进一步的优势体现。首先,第一点就是抗腐蚀,就比如说,曾经有做过实验,它能耐盐雾2400小时。此外,它还耐生物吸附、耐水煮240个小时、反复弯折不开裂。其实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烧不坏、煮不烂、折不断。据悉,这一材料作为最新研制的新型黑科技,未来还将进一步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潜航器、户外玻璃或者核电站、高铁车厢等领域。
北京时间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火炬传递及点火仪式传承着与北京冬奥会共同的信仰继续“一起向未来”。在点火仪式上,还是那片雪花,还是那团微火,当传递到最后一棒则是由盲人运动员李端拿起主火炬点火。这是以往残奥会上从没有过的大胆尝试。经过触摸,李端将火炬缓缓对进孔眼,最终完成点燃的壮举。
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点火者的特殊性,“飞扬”独特的一系列黑科技,也间接促成了盲人点火的成功。他虽然看不到光,却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温暖。那一刻所有人都在为他骄傲,他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壮举,这一幕这一刻,让人破防。
总结
“飞扬”火炬作为我国的独创、饱含黑科技的新型科研产品,它的传递、点火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可以说,火炬虽小,但蕴含的科技含量可不低。而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上带给我们、带给世界的感动无可替代。你们觉得呢?
π_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