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亲蛙的种质退化:亲蛙的种质退化不仅会影响繁殖,而且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及蝌蚪和幼蛙的成活率。2、生态因素的影响:孵化池中溶解氧下降是造成蝌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卵子的孵化需要消耗氧气,孵化后的蝌蚪耗氧量较大。3、出池过晚:错过出池最佳时间,就会因为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引起蝌蚪死亡。
一、蝌蚪出现大批死亡是什么原因
1、亲蛙的种质退化
如果亲蛙的种质出现退化,不仅会影响繁殖,还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以及蝌蚪和幼蛙的成活率。据调查,蝌蚪的大批死亡和亲蛙种质退化有直接关系。
2、生态因素的影响
(1)溶解氧下降是导致蝌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卵子孵化需要消耗一定氧气,孵化后的蝌蚪耗氧量会比较大。而且再加上卵膜在孵化过程中分化以及随卵进入孵化池中的水草等附着物腐败,都会消耗大量氧气。
(2)据研究,当孵化池中的溶氧量下降到3毫克/升以下时,蝌蚪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由于蝌蚪的体质比较差,一般浮头后就会无法抢救,从而出现死亡的现象。
(3)温度也是导致蝌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蝌蚪的适宜温度为20-30°C左右,最适水温是25-30°C左右,初夏繁殖的蝌蚪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的温度要降到20°C以下。7-8月繁殖的蝌蚪由于此时正值盛夏高温,白天温度经常高达35°C以上,这2个时间段繁殖的蝌蚪会出现大批死亡现象。
3、出池过晚
(1)刚孵化的蝌蚪应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捞捕出池,确切时间要根据内在器官发育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决定。
(2)蝌蚪孵出后6-7天左右就可以出池,因为这时的蝌蚪已从内营养转变为外营养,急需开食,而且由于个体长大,这时它们的耗氧量也会增加。如果错过出池的最佳时间,就会使蝌蚪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出现大批死亡。
二、蝌蚪死亡会沉到池塘底部吗
1、蝌蚪死亡一般是浮在水面,沉底是在休息。养殖蝌蚪时要注意,每次给蝌蚪喂食之前要先把残留的饲料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1-2天换1次水。饲料可以选择面包、饼干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蝌蚪饲喂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蝌蚪主要是吃浮游生物,饲养蝌蚪一定要选择池塘水,自来水和纯净水都不能使用。
2、在生长前期,也就是小蝌蚪孵化10天后,其食量会增大,生长发育也会加快,蝌蚪这时会开始寻找新的食物。因为这时蝌蚪的消化功能还是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蝌蚪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一定要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饵料投放时间可以选择在白天或晚上,每天投喂1次,但要定时。20天左右的蝌蚪在管理上一定要保持池水清洁,为了防止中毒每天都要换1次池水,水的深度大概在20cm左右即可,池水一定要避免太阳光直射。在生长中期,可以给其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比如浮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