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水稻:用250-500mg/L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有效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增产显著。2、玉米:用6-7.5g/667㎡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促早熟、提高产量等作用。3、番茄:用400-5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或浸渍,可起到催熟作用。4、水仙:用1000-2000mg/L乙烯利药液浇灌培土,可促进开花。
一、乙烯利的用法与用量
1、调节生长、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1)水稻:用250-500mg/L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有效地防止了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显著。
(2)玉米:用6-7.5g/667㎡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根系发育,起到矮秆壮秆、促早熟、提高产量等作用。
(3)高粱:用25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叶面,可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20cm左右,增强抗倒性。
(4)大豆:用300-500mg/L乙烯利药液在9-12片叶时喷雾,可使植株矮壮,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
(5)漆树:用1%-10%的乙烯利药液喷布,可促进产漆能力。
(6)安息香:用10%的乙烯利药液喷布,可增产。
(7)橡胶树:用2000-30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使提前落叶,避开白粉病;用4%-8%的乙烯利药液喷布,可降低乳胶黏性,防止乳管堵塞,加快出胶速度,实现增产。
2、催熟、齐熟
(1)番茄:用400-5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或浸渍,可起到催熟作用。
(2)棉花:用800-1200mg/L乙烯利药液全株喷洒,可起到催熟作用;用1600-40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全株,5天后开始脱叶,脱叶率可达80%以上。
(3)香蕉:用800-1000mg/L乙烯利药液浸果,可起到催熟作用。
(4)柿子:用300-800mg/L乙烯利药液喷雾或浸渍,脱涩催熟,且不影响品质。
(5)梨:用200-4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疏花疏果;用25-250mg/L乙烯利药液喷雾,可使果实提早成熟,且不影响品质。
(6)烟草:早中烟用200-400mg/L、晚烟用500-10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催熟、增产、提高品质。
(7)金针菇:用5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早出菇、出齐菇。
3、调节花期、提高两性花比例、增产增效
(1)菊花:用2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茎叶,可抑制花芽发育,推迟花期。
(2)水仙:用1000-2000mg/L乙烯利药液浇灌培土,可促进开花。
(3)黄瓜:用150mg/L乙烯利药液在4片真叶伸展时喷苗,可诱导雌花的产生,抑制雄花的形成,进而提高黄瓜产量。
(4)甜瓜:用1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提高两性花的比例。
(5)花生:用2000mg/L乙烯利药液在开花后25天喷雾,可控制开花,使植株挺拔、坚韧、叶小色深。
(6)西葫芦:3叶期时用500mg/L、3片真叶时用15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雾,可抑制雄花形成,增加雌花数。
(7)牡丹:用5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开花。
4、增加分枝、促进生长
(1)玫瑰:用5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苗基部,可促进侧枝生长。
(2)香石竹:用1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4次,可增加分枝、促进生长。
5、提高抗逆性
(1)天竺葵:用250-3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苗基部,可促进生长、矮化植株。
(2)茶树:用800-10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苗基部,可除花除果、增产、增强抗寒性。
6、其他
(1)桃:盛花期用300mg/L、花后8天用2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疏花疏果。
(2)龙眼:用150-300mg/L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控梢促花、防止冲梢。
(3)荔枝:用50-66.7mg/L乙烯利药液喷洒茎叶,可杀冬梢。
(4)小苍兰:用5mg/L乙烯利药液浸泡球种,可调控球根发育。
(5)结缕草:用1000mg/L乙烯利药液浸种,可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
二、乙烯利对温度有要求吗
1、乙烯利的使用效果与当时的气温有关,用药时最高气温要在20度以上,温度过低,乙烯利分解缓解,使用效果降低。以棉田喷药为例,要求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时间能有15天左右,才能取得良好的施药效果。在对棉铃催熟上,温度在25℃时催熟效果很好;20-25℃也有一定效果;20℃以下催熟的效果则很差。
2、乙烯利在参与植物生理生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才能产生明显作用,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其作用加大。较高的温度可加速乙烯利在植株体内的移动,因此适宜的温度条件可提高乙烯利的应用效果。
3、当温度低于20℃时要适当加大乙烯利的使用浓度。如遇天旱、肥力不足或其他原因植株生长矮小时,应降低使用浓度,并作小区试验;相反,如土壤肥力过大、雨水过多、气温偏低、不能正常成熟时,应适当加大使用浓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