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轻奢市场的格局还在继续变化,继Coach去年收购KateSpade并改名为Tapestry集团后,MichaelKors也于今年10月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奢侈品牌Versace,并改名为Capri集团,目标年销售额达80亿美元。
在瑞银对中国、欧洲和美国的3000多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报告中,Gucci成为千禧一代最喜欢的奢侈品牌
尽管全球奢侈时尚行业普遍复苏,但整体表现依旧不稳。
管理咨询公司贝恩EMEA业务高级主管Joëllede Montgolfier日前在巴黎举办的《Vogue》时装节上透露,《2018全球奢侈品行业报告》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并确认个人奢侈品消费增幅将放缓至7%录得约2800亿欧元,但强调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目前依然处于加速复苏的阶段。
鉴于全球奢侈零售环境依旧动荡,贝恩公司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的增长将放缓至4%或5%。
从LVMH、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和爱马仕三大巨头的业绩表现来看,三者在第三季度均录得双位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强劲购买力的推动。不过受市场对奢侈品行业前景的担忧影响,这三大奢侈品巨头自今年下半年来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涨幅收窄至单位数。
与此同时,以Burberry为代表的英国奢侈品牌们的业绩依旧低迷,旗下包括手袋在内的配饰部门销售额基本无增长,录得4.69亿英镑;女装成衣部门销售额增长2%至3.6亿英镑。Mulberry上半财年的销售额则同比下滑8%至6830万英镑,净亏损较上年同期的60万英镑扩大至360万英镑。
此外,Tod's和Salvatore Ferragamo两个意大利奢侈品集团仍处于转型的阵痛期。期内,Salvatore Ferragamo在迎来新CEO后,销售额同比增长3.9%至2.98亿欧元,终止了连续8个季度的下滑,但前9个月的销售额仍录得3.3%的跌幅至9.72亿欧元。Tod's集团则在上半财年短暂止跌后,销售额录得下跌2.2%至7.06亿欧元。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轻奢市场的格局还在继续变化,继Coach去年收购Kate Spade并改名为Tapestry集团后,Michael Kors也于今年10月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奢侈品牌Versace,并改名为Capri集团,目标年销售额达80亿美元。
受庞大门店拖累的快时尚品牌们也开始加速转型,来自日本的优衣库成功超越竞争对手H&M和Zara成为今年行业的大赢家,母公司迅销集团自今年以来的股价累积上涨24%,市值约为6.3万亿日元。
有分析指出,相较于身陷瓶颈的其他快时尚品牌,优衣库马力十足,正加紧全球扩张。据日经新闻早前消息,负责亚洲和大洋洲业务的迅销集团执行董事果濑聪透露,优衣库将在中韩以外的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增加店铺,计划在2022财年前把上述地区的店铺数量增加至2017年的2.5倍,达到400家。
Nike和adidas两大运动巨头之间的较量则愈发胶着,随着adidas掀起的复古运动潮流渐趋弱化,Nike开始发力反扑。据硅谷数字商务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Nike的销售额正因其由前美国橄榄球联盟球星Colin Kaepernick拍摄的广告代言而加速增长,相关广告发布后,Nike线上销售额增幅达31%。
在NPD集团最新发布的美国市场报告中,Nike再次成为大赢家,排名前十的运动鞋均来自Nike集团。其中有8款为Nike主品牌产品,其余两双则来自Jordan和Converse,排名第一的是售价仅为65美元的Nike Tanjun。NPD产业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畅销榜单前10位罕见缺少adidas的身影。
高端护肤品牌持续成为美妆行业的主要增长引擎,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集团和宝洁集团在第三季度均录得破纪录的业绩表现。有分析指出,高端化妆品在走俏的背后是年轻消费者开始追求“从有到优”的生活。
在美妆产品细分消费群体中,凯度消调查研究显示20至29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美妆消费的主力军,尤其喜欢高端品牌,其中90后消费者买走了中国一半的高端化妆品。
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增长潜力有限,奢侈时尚品牌未来要想获得更大的增长幅度仍将面临艰难挑战。随着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时尚意识愈发成熟,以及对个性化的重视,高端小众设计师品牌或将对传统奢侈品牌的市场地位造成冲击。
因此,在专注中国市场的同时,奢侈品牌开始将注意力转回到日本这一潜力市场。据德勤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经济的增长似乎正在加速,且明年经济前景乐观。
有观点认为,日本消费者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在充满变数的零售环境中对奢侈品牌而言是一个有利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除Valentino、Max Mara和Dior外,Bottega Veneta也将在日本的东京发布新创意总监Daniel Lee的首秀。
作者/来源:周惠宁 LADYMAX编辑: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