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瑞幸咖啡、连咖啡三大品牌接连“跌倒”,这样看来,咖啡市场似乎并不如最初设想的那么容易赚钱。虽然目前整个中国的咖啡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增速仅2%,相比之下,中国咖啡消费的增速则高达15%,未来10年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乍眼一看,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处于蓝海阶段,尚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出来。然而,巨大的增长潜力会不断吸引新人入局,行业竞争也会随之变得激烈。
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的“火药味”十分浓烈,星巴克、瑞幸咖啡、连咖啡上演的精彩“三国杀”,更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在1100亿元左右,2025年之前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可见未来中国咖啡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巨大。然而,咖啡市场是否真的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香”呢?
据星巴克财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星巴克的业绩开始出现颓势,同店销售连续三个财季下滑,第三财季更是录得2%的跌幅,这也是其入华9年来首次负增长。尽管第四财季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对比2017财年7%的增幅,星巴克2018财年中国同店销售的增长显然不太理想。
咖啡界“新秀”瑞幸咖啡的业绩也不如人意。相关数据显示,瑞幸咖啡2018年前9个月净亏损8.57亿元。对此,瑞幸方面表示,“亏损符合瑞幸的预期,实际上全年的亏损会大于8亿这个数。”
不久前曾高调宣布要开设50家“形象店”的连咖啡似乎也出现了问题!据中国网财经今日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连咖啡京沪等地大部分门店单量大幅下滑,并被曝出拖欠咖啡豆等供应商欠款,资金链紧张,产品质量也“缩水”。连咖啡则回应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筹备2019年的扩张规模,和所有供应商也都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星巴克、瑞幸咖啡、连咖啡三大品牌接连“跌倒”,这样看来,咖啡市场似乎并不如最初设想的那么容易赚钱。
虽然目前整个中国的咖啡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增速仅2%,相比之下,中国咖啡消费的增速则高达15%,未来10年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乍眼一看,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处于蓝海阶段,尚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出来。然而,巨大的增长潜力会不断吸引新人入局,行业竞争也会随之变得激烈。
去年,咖啡市场涌现了不少跨界而来的新玩家,如故宫开了家角楼咖啡厅,珠宝品牌AGATHA首次跨界餐饮开设AGATHA Café,王老吉台北打造Fred Segal Cafe复合咖啡厅,肯德基不仅推出精品咖啡馆COFFii&JOY,更联手亚马逊Kindle推出读·味咖啡馆。不仅如此,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也计划今年在沪京穗等几个主力城市开独立门店,Doutor Coffee、Tim Hortons、%Arabica等一批慕名而来的海外咖啡品牌也觊觎着中国这块大蛋糕......可以预见,咖啡市场的赛道会变得越来越拥挤,竞争也将越演越烈。
此外,近几年,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楽楽茶等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断蚕食着饮品市场份额。此外,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咖啡有咖啡因,不够健康,而果饮、茶饮更符合绿色健康理念。如果有好的品牌出现,消费者极有可能会用果饮和茶饮替代咖啡,这也从喜茶、奈雪的火爆程度窥探一二。换句话说,咖啡店不仅要与同行进行竞争,同时还要面对来自茶饮界的压力。
随着消费者对咖啡文化的认可度和好感度逐渐提高,中国咖啡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入局者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目前来看,大多数“外行者”是通过开咖啡店来打入这个市场,然而他们对咖啡市场的了解并不充分,在咖啡店运营以及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因此消费者的新鲜感消散后,如何继续维护他们的忠诚度又会是一个难题。
此外,近两年,受资本的推动,自助咖啡机和外卖咖啡也快速发展,中国咖啡消费的市场格局正在被改写,咖啡消费场景越发多样,线下咖啡店再也不能一枝独秀,入局者从线下店切入咖啡市场获利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咖啡市场玩家渐多,行业混战愈加激烈,就算是行业大佬也会容易“吃不消”,星巴克近几年在华业绩的颓势也可以侧面印证这一点。国外机构预测,星巴克将是下一个在中国倒下的美国巨头。咖啡市场红利虽大,获利却不易,入局者需谨慎。
编辑:alusha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