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尚品牌的社会影响越来越普遍,“种族歧视”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严重。
“种族歧视”的分类
大体分为设计师的种族歧视言论、和品牌的产品涉嫌歧视两大方向,其中按性质可细分为明显恶意和对文化多元性的不了解,当然品牌都会否认三联“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品牌简单的危机公关技巧已经不能糊弄辨识度逐渐提升的民众们,当然相对的也出现了一些认为消费者过于敏感的言论。
设计师种族歧视的言论带来较严重后果的代表性是前Dior设计师John Galliano的歧视犹太人种,以及去年的Dolce & Gabbana辱华事件。非创始人的设计师被开除雪藏,而对于品牌创始人之一的Dolce & Gabbana,或许没办法开除涉事设计师,则导致品牌被中国市场抵制并在大多数电商平台被下架。
2011年,前Dior设计师John Galliano因酒后涉嫌歧视犹太人种,并高呼“我爱希特勒”,后被Dior开除并被判决8421美金的罚款。从被称为鬼才设计师到在时尚圈消失很多年,最为讽刺的是,他是以非洲部落为灵感开启了自己的高定首秀,不仅如此,他非常喜欢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元素提取,却是倒在了种族歧视这个言论中。
近几年重新复出与Benjamin Shine合作制作的人脸造型设计,依旧是十分惊艳,如果他没有种族歧视,不知道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经典的时装,虽然可惜但也需要为做错的事情承担责任。
除了奢侈品牌的设计师的“歧视言论”,奢侈品牌作品的“踩坑”比率更多一些,例如Dolce & Gabbana、Philipp Plein的辱华事件;近期的几起黑人歧视事件:Gucci的黑色高领毛衣“Balaclava”,因拉长至模特面部的黑色毛衣,嘴部设计的红色唇型缺口,被网友认为影射黑人面部特征,与早一些时间Prada的Pradamalia系列产品的“红唇黑猩猩”玩偶。
有评论称:如果说Dolce & Gabbana辱华事件让品牌失去了为全球贡献三分之一销售额的中国消费者,那么Prada和Gucci则动摇了另一批潜力客群的根基,不断庞大的黑人消费者。
“种族歧视”的定义
对于疑似“种族歧视”质疑的声音来说,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个教科书式的回答:所有对于种族、群体的刻板印象,即抹杀个性化的固有框架,都是“种族歧视”。更别说字面上辱骂和隐喻讽刺。
在前几年Dior与摄影师时晓凡合作推出的「上海旧梦」系列就是非常明显的抹杀个性化例题(敲黑板):穿着时尚白人模特站在相貌一模一样的中国「复制」人当中,被批脸孔重复的中国衽是没有个性的大众,而Dior和西方就代表了个性化。
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师在之后的澄清中声明,这些中国模特不仅仅是人,而是象征了1960至1980年代中国历史。对此英国《衞报》时装专栏作家 Jenny Zhang更以「中国人都像毛泽东思想机械人?多谢了, Dior」为题写评论称:「现在的 Dior中国顾客不会从这些照片中获得认同。」
而对种族和群体的刻板印象,例如前段时间的Dolce & Gabbana和最近Zara的广告。当然具体还需要就“脸”论事。
两个模特都不是现在流行的锥子网红脸,但是明显的东方脸型。Dolce & Gabbana视频中模特被吐槽的很大原因,是眼睛并不算小的模特被化装成的“眯眯眼”和字里行间对筷子文化的嫌弃。眼睛这是被西方强加给亚洲人种的固有歧视形象,之前Gigi也因为在ins上发的眯眯眼照片,受到抵制,中国也拒签了她的维密走秀的签证。
但Zara的情况有点不太一样,评论中大部分的人也认为不是辱华,因此引发了关于辱华一词是否不能乱用的讨论。选择的模特是世界Top 50的李静雯,没有刻意丑化模特,而是展现了真实的一面,保留她特征意义的雀斑,这也是国外品牌从不避讳的个性特征,反对者则认为她不能代表中国脸。
或许不是时下被美颜相机们统一“美化”的面孔,但真实一定是美的一种,更何况小姐姐很多造型都非常的出彩。
而Gucci和Prada共同的“黑脸”(blackface)事件,是与美洲殖民历史有着深刻的渊源。被塑造成黑脸红唇低智的刻板印象,借流行文化的“调侃”在美国人的潜意识中扎根,是黑人种族这150年间努力挣脱的痛苦枷锁。
▲有争议的歧视书籍《小黑人桑波》
这些主要原因都在于“基于固有歧视形象”的嘲讽或者“调侃”,这是一种象征意义所带来的唤醒记忆。而即使自认为是娱乐和调侃,事实上只要被歧视的群体认为自身受到伤害,无论其他人怎么证明指控的不合理,歧视的事实就已经存在。并且没有任何借口或道歉可以消除这种侮辱。
为什么“种族歧视”频发
《华盛顿邮报》文章评论称:当涉及到种族、民族与多样性的话题时,时尚产业在制造混乱与愤怒上的能力似乎是没有底线的。即使企业变得更加全球化与国际化,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也仍然有限。
而品牌明知故犯、一错再错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信息时代每天信息量过大,更新快,对于中国来说,民族正义感支撑不了那么久的关注度,在“中国本土品牌中没有能替代的奢侈品牌”的情况下抵制购买意义不大;虽然中国市场确实越来越重要,也被外媒评论说奢侈品不能太依赖中国市场,但我们不能用购买力来“威胁”品牌道歉,这种所谓的道歉并不诚心,因为并没有实际上的改变。
其次对一部分群体显而易见的种族歧视,其他的易被歧视群体却不在意,更有甚者,在辱华事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过于是“小粉红们”小题大做。因为无知或者固守自闭不愿去了解而无法相互理解,甚至产生弱者敌对的心态论。
为什么品牌频发“作死”事件,因为之前的事件对他们没有太大损失,而对于产生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更容易成为创作灵感而产生同类共鸣,对于品牌主要市场来说损失得罪一部分边缘群体更为划算。
现阶段时尚品牌的应对方法
随着时尚公司变得越来越来越国际化,它们的产品可以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的受众,但这些品牌仍难以深入地了解它们业务所在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情感。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公关办公室,但它们在确保对各个市场能够深刻了解方面,几乎没有多少保障措施。
但随着危机公关的失效,即使是奢侈品牌也不得不开始面临得罪白人经济瓦解下的后果。涉嫌“种族歧视”丑闻后 Gucci宣布多项举措以促进企业文化多样性,Prada也宣布成立“多元与包容委员会”,为的是解决困扰它以及时尚行业内包括Gucci、H&M等其它品牌都在面对的因文化挪用而引发的“品牌涉嫌种族歧视”危机。
而我们针对这类问题的目的并不在于“搞垮”一个品牌,而是通过以自身的努力让品牌正视这些问题,在品牌消费者、投资人的身份之前,我们首先是中国人、黑人或犹太人。Gucci为代表的年轻化奢侈品牌,连续的增长离不开年轻人的消费推动,所以此类事件带来的影响力开始进一步扩散。
Gucci CEO Marco Bizzarri称这次事件是加速Gucci推行多元化和包容性举措的一记警钟。Gucci已开始在包括纽约、东京、北京、首尔等全球多个城市展开奖学金项目,以为设计团队培养具有全球文化视野的储备人才。同时,Gucci已经紧锣密鼓的围绕设计团队展开新一轮招聘,希望能在最多时间内将团队组成人员的多元性提升到最大。
当奢侈品从高定转变为时装开始,它早已不仅仅是创意和设计,而是需要消费者买单的全球生意。多数奢侈品牌来自欧洲,但是其大本营西欧奢侈品市场影响力正逐渐减弱,真正支撑着品牌财政的主要市场则是品牌原本并不熟悉的亚洲和美洲新兴市场。
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时装行业必须重视种族问题,表现为奢侈品的危机公关从“被盗号”到道歉并成立相关部门,无论是严重的歧视还是文化理解偏差,正从历史因素中逐渐浮现到我们面前,而我们正需要用自身的飞速发展,去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作者/来源:服装店编辑:ann